扫荡作为快速提升武将等级和获取资源的核心玩法,兵种选择直接影响战损与效率。步兵凭借高防御属性成为扫荡低战损的首选,尤其在对抗骑兵时具备天然克制优势,但需注意避开弓兵阵容以避免被远程压制。骑兵的高机动性与爆发力适合快速突破敌方防线,但面对步兵时输出效率会大幅下降,需根据敌方阵容灵活调整。弓兵在远距离作战中能最大化输出,但近战脆弱性要求搭配肉盾武将保护,形成攻守兼备的阵容体系。
治疗型武将的加入能显著降低扫荡战损。华佗等武将的群体恢复能力可抵消敌方持续伤害,配合步兵或骑兵能延长部队作战时间。肉盾武将如孙坚通过嘲讽技能吸引火力,为弓兵或输出型骑兵创造安全环境,这种组合尤其适合高阶土地扫荡。需注意治疗与肉盾武将的等级和战法需同步提升,否则可能因属性不足导致战术失效。

特殊兵种如连弩、铁骑在特定场景效果显著,但培养成本较高,建议资源充裕时选择性配置。基础兵种应保持稳定养成,确保日常扫荡需求。扫荡10级地虽经验收益最高,但需评估部队战损比,通常7-8级地性价比更优。每次扫荡后需及时补兵,避免因兵力不足影响后续行动效率。

高等级武将带低级武将扫荡可跨级挑战土地,主将位必须放置高等级武将防止团灭。40级后建议转向7级以上土地扫荡,需精细计算兵力配比,推荐携带兵力为守军2倍以上。自动回城功能可优化操作流程,但需注意扫荡期间无法屯田的机制限制。通过持续优化兵种组合与战术细节,能逐步构建高效的扫荡体系。

最终兵种决策需综合战场动态与养成阶段。侦查虽无法用于已占领土地,但可通过历史战斗数据预判敌方阵容。随着赛季推进,应及时调整兵种结构以适应新出现的特殊守军。该机制要求玩家在资源分配、武将培养和战术执行层面保持长期规划,才能实现扫荡效益最大化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