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C和副C的合理运用是队伍构建的核心。主C作为主力输出角色,承担主要伤害输出职责,通常需要高额资源投入;副C则提供辅助输出、元素反应或控制效果,弥补主C的短板。两者的配合直接影响战斗效率,需根据角色技能特点、元素反应机制及战斗环境灵活调整。主C优先选择具备持续高输出能力的角色,而副C需注重技能脱手效果与元素覆盖率。
主C的培养重点在于提升基础属性和关键天赋等级。武器选择以攻击力、暴击率或暴击伤害为主,圣遗物需匹配角色输出模式,例如爆发型主C适合提升元素爆发伤害的套装。副C的培养则更侧重元素充能效率与技能效果,确保其能频繁触发元素反应或提供增益。部分副C需兼顾一定输出能力,因此双暴属性同样重要,但优先级低于主C。
队伍搭配需遵循元素共鸣与反应逻辑。主C与副C的元素属性应能形成高效反应组合,例如火C搭配水副C触发蒸发,或雷C搭配冰副C触发超导。双元素共鸣效果如双火增加攻击力、双冰提升暴击率等也需纳入考量。副C的技能释放时机需与主C的输出节奏同步,避免元素附着浪费或反应间隔过长。
实战中需根据敌人特性调整角色站位与技能顺序。面对群体敌人时,副C的控制技能可优先释放以聚怪,为主C创造输出环境;对抗高抗性敌人时,副C需提前触发减抗或破盾效果。主C的战场时间应集中在技能爆发期,非爆发阶段可切换副C补充伤害或充能。
资源分配需遵循主C优先原则,但副C的关键天赋和武器等级不可忽视。后期可根据深渊或高难副本需求调整副C的练度,例如提升治疗型副C的生命值或增伤型副C的元素精通。角色命座对副C的影响往往大于主C,部分副C在低命时即可发挥核心功能,而主C通常依赖高命座实现质变。
主C与副C的平衡是队伍强度的关键。过度侧重主C可能导致队伍容错率下降,而副C练度不足则会影响元素反应效率。通过合理规划角色定位、技能联动及资源投入,可构建出适应多场景的通用阵容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