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乱状态是游戏内一种特殊的领土状态,主要由侠客军(土匪)攻击正规军玩家触发。当资源地、码头或建筑被侠客军攻占后,会进入战乱状态,持续24小时。在此期间,土地失去产量,无法进行屯田、筑城等操作,且非侠客军玩家无法在战乱土地上驻守或迁城。资源地的战乱影响最为直接,原本每小时提供的资源将完全中断,对玩家的发展节奏造成显著干扰。
码头作为连接各州的重要通道,在被侠客军攻击后同样会进入战乱状态。尽管码头归属权不变,但战乱期间任何侠客军均可连地通行,导致原本受同盟控制的战略要地失去屏障作用。这种状态虽不影响正规军和友盟成员的通行,但为侠客军跨州作战提供了便利,间接加剧了地图上的冲突频率。建筑类目标(如分城、主城、造币厂)被攻击后,战乱状态会限制同盟成员的连地、驻守和行军功能,削弱同盟的协同防御能力。
分城战乱是玩家面临的主要困扰之一。分城建造需满足名声和土地形状条件,一旦被侠客军掠夺,将陷入24小时的战乱状态,期间无法提前解除或通过盟友救援恢复功能。战乱分城无法提供资源加成,且其附属的高级建筑(如乐府、工坊)也会失效,严重影响玩家的长期资源积累和战略布局。战乱状态的主城虽可被攻击,但不会丢失归属权,侠客军仅能通过反复骚扰消耗守军士气。
从地理分布来看,河北、山东等接壤多州的区域因地形开放、资源丰富,常成为战乱高发区。河北平原广阔,适合枪兵作战,但缺乏天然屏障,易受侠客军袭扰;山东码头密集,同盟争夺频繁,战乱状态触发率较高。相比之下,巴蜀、荆楚等资源州因距离主战场较远,战乱频率较低,但若侠客军集中渗透,仍可能因资源地沦陷而陷入被动。
应对战乱状态的核心策略是提前防御。玩家可通过同盟协作,在资源州边境建立要塞群,利用箭塔和营帐形成预警网络。对于已陷入战乱的地区,需优先保护主城和分城的守军兵力,避免被连续攻破。若战乱无法避免,可暂时放弃外围低级资源地,集中力量防守高价值建筑,待状态结束后快速重建。侠客军的征兵和士气消耗速度较快,正规军若能组织反攻,可借助人数优势逐步收复失地。
战乱状态的设计强化了游戏的策略深度,玩家需在资源发展与军事防御间寻找平衡。理解战乱机制的影响范围及应对方法,是减少损失、维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。